最新内容 24小时热门 1周热门

冬奥会闭幕式第一视角回放_北京冬奥将进行多少天举办

海星体育_NBA直播_NBA录像_NBA无插件_海星体育tv高清在线免费观看_海星体育直播官网 2024-09-20 12:31:01 60805次浏览 57127条评论

文章目录列表:

第一视角的高山滑雪到底有多吓人?
冬残奥会开幕式总导演是谁?
如何看待王濛在2022北京冬奥会上解说短道速滑比赛?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暖场表演呈现广场舞、舞狮等元素,有哪些值得称赞的细节?
2023亚运会开幕式流程图
天宫课堂第二课有哪几个实验

北京冬奥将进行多少天?



按照当前赛程,北京冬奥会将于2月4日开幕,2月20日闭幕,从开幕到闭幕共包含17天。这一时间与上届平昌冬奥会天数持平,比2014年索契冬奥会增加一天。

本届冬奥会新增女子单人雪车、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跳台滑雪混合团体、自由式滑雪大跳台(男子、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团体和单板滑雪障碍追逐混合团体共7个小项,因此在赛程上相对密集。

在2月4日开幕前,冰壶、冰球、花样滑冰、自由式滑雪等项目将率先开战,其中冰壶2月2日就将进行比赛,并一直延续到冬奥会闭幕日,期间产生3枚金牌。观赏性较强的冰球项目同样时间跨度较长,在2月3日提前开战后,同样将延续至冬奥会闭幕,期间将产生两枚金牌。

在开幕式后的第一个比赛日中,就将在冬季两项、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跳台滑雪项目中共产生4枚金牌。第4比赛日将成为诞生金牌最多的一天,届时会在冰壶、单板滑雪、冬季两项、速度滑冰等项目中共产生多达10枚金牌。

此外,闭幕式的前一天,将在冰壶、速度滑冰、花样滑冰、越野滑雪等项目中产生9枚金牌。2月20日闭幕式当天,还将有4枚金牌诞生。

北京冬奥会创造的历史

北京是世界上第一座同时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北京冬奥会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首次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北京冬奥会100%使用绿色清洁电能,历史首次。

参加北京冬奥会的运动员中女性比例超过45%,历史首次;北京是首个大规模使用当今最环保二氧化碳制冰技术的冬奥会主办城市;北京冬奥会是全球首次5G全覆盖的冬奥会。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建有全球第一条360度回旋赛道;“水立方”是世界上首座完成“水冰转换”的奥运场馆;首钢滑雪大跳台是世界上第一例永久性保留的滑雪大跳台;联合国首次为冬奥会发行邮票,主题为“体育促进和平”。

以上内容参考?青瞳视角-瞰冬奥|北京冬奥将进行多少天?

第一视角的高山滑雪到底有多吓人?

冬奥会如今还在紧张的进行当中,无数的奥运健儿们奋勇拼搏为国家赢得荣誉,最让大家惊喜的是我们国家的零零后真的是太优秀了,像滑雪项目中的杰出代表人物谷爱凌,苏翊鸣等等,两个人都已经摘得一金一银,真的是少年未来可期啊。看到他们的比赛视频的时候,感觉就是非常的帅气,动作行云流畅,一气呵成,最终稳稳的落下雪坡上,看着非常的激情澎湃,但是如果你在现场看的话一定会惊叫的。

一:相当于五十层楼的高度。

我们观看视频的时候看着那些运动员们都非常轻松的样子,总有种自信觉得自己也能够做到,但是当你站在现场观看的时候你会感到非常的吓人,因为那比赛的场地相当于五十层楼的高度,五十层是什么概念我们可想而知,人家跳下去是金牌,我们跳下去可能命都没了。

二:在空中需要做出高难度动作。

不仅如此,这些运动员们还需要在空中做出各种各样高难度的动作,能够滑下来都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要记得抓板,做动作,这一个动作对于自己的身体都是极限般的挑战,所以你知道这些运动员们有多厉害了。我们在地面上都做不了的动作,她们需要借助力量在空中完成,这是想都不敢想的场面。

三:还是非常危险的。

我们佩服运动员的伟大,是因为这些运动项目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具备一定的危险性的,她们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是伤痕累累,就像谷爱凌在失误的时候还出现过短暂失忆的情况,这都是拿命拼出来的啊。

相信当大家看了冬奥会的时候,内心一定也激起了胜利之火,运动的意义就在于不断的挑战人类的身体极限,只要能不断的超越自己那就是最棒的。

冬残奥会开幕式总导演是谁?

冬残奥会开幕式总导演是张艺谋。北京冬奥会开幕在即,目前开幕式的排练和制作等工作正紧张有序进行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总站记者独家专访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

3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因为祖国强大有实力,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接了两个奥运会。张艺谋很幸运又一次被任命为总导演,很兴奋,兴奋是觉得又一次可以为国出力,又一次可以做这样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我自己很喜欢这种挑战性的工作。

张艺谋演艺经历

1984年在影片一个和八个中担任摄影师,这是一部在中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影片,以其大胆的构图,独特的镜头设计获1984年中国**优秀摄影奖,它被列为第五代**人的第一部作品,从形式到内容以及在导,摄,美等方面都较以往各代的片子有大的突破。

张艺谋作为该片的摄影之一,开始受到**界的注意。同年,张艺谋又独立担任影片黄土地的摄影,在这部片子中,他充分调动摄影手段,以独特造型表现出黄土的浑朴和壮美。

1985年凭借影片黄土地获得了第5届中国**金鸡奖最佳摄影奖,法国第7届南特三大洲国际**节最佳摄影奖、第5届夏威夷国际**节东方人柯达优秀制片技术奖,从此跨入一线摄影师的行列。

如何看待王濛在2022北京冬奥会上解说短道速滑比赛?

从以前的背手滑冰夺冠,到现在2022年的唠嗑式解说,王濛在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以个性鲜明的解说风格迅速出圈,甚至被网友们隔空喊话:“请把王濛焊死在解说席上”。而王濛东北味十足的幽默解说也频频登上微博热搜。

王濛为什么这么红?这要从王濛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解说短道速滑比赛说起,王濛耿直、专业、真性情的解说甚至把搭档,体育界的解说名嘴黄健翔直接逼成了捧哏,插不上话,弱小可怜又无助。

在冬奥短道速滑比赛中,当韩国选手黄大宪被判犯规时,王濛一句:我的天,这真是一个令人意外的惊喜啊。

当韩国选手摔了,王濛:“我这也不知道该怎么同情他们”“让我们好好看一看回放,韩国队是怎么摔倒的”“我们可以看到韩国队摔倒的那一刹那安贤洙点了下头,摔得好,不是,是正常现象”。

当美国队犯规时,王濛:“美国的那个!你们看见了吗?啊?没看见吗?就在这儿!就是这个角度给我反复地看十遍!就看她是不是出现在了跑道上!”她的话音刚落,裁判组才慢吞吞的宣布,美国队犯规,中国队晋级。

我们国家赢了时,黄健翔:让我们再看一下最后的回放。王濛:我的眼睛就是尺!你们不用看回放了!中国队赢了!

可能在专业的体育解说员看来,王濛的解说还不够客观和中立,但在我看来,王濛的解说风格正是观众现在所需要的,以往的体育解说模式化,倾向于客观叙述赛事内容,言辞考究,很多的观众都未必能看得懂。而王濛的解说则打破了这传统的赛事解说风格,虽然充满着一股东北大渣子的味道,但其解说时的语言风格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也更加适应现今的互联网环境,让观众听得更懂,也更能投入赛况。而能做到这一点的基础,来源于王濛对规则对短道速滑的极深度了解,也就是其丰富的专业背景。

在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决赛中,我国的武大靖、任子威和李文龙对阵匈牙利的刘少林和刘少昂兄弟。比赛结束,林少林以第一名冲到了终点线,在我们都以为是匈牙利夺得了男子1000米决赛的冠军时,裁判却判了刘少林犯规,取消了刘少林的成绩,当我们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的时候,王濛解释道:“当两人都有推拉动作时,谁先伸手,黄牌便被判给谁。”最后,我国的任子威获得了金牌,李文龙获得了银牌,这样的惊天逆转,一度让我在电视机前拍手叫好。体现的是王濛在日复一日枯燥训练中积累的专业经验,亦是在一场场国际赛事拼搏下对专业规则的烂熟于心。

作为职业的运动员,王濛在短道速滑方面有着“大魔王”之称,甚至蝉联了两届的冬奥冠军,拿到了四块金牌。这都得益于王濛在日复一日枯燥训练中积累的专业经验,亦是在一场场国际赛事拼搏下对专业规则的烂熟于心,所以说王濛可以说是最懂短道速滑的人。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暖场表演呈现广场舞、舞狮等元素,有哪些值得称赞的细节?

北京中奥会开幕式的暖场表演呈现广场舞舞狮等元素这些非常漂亮好看,而且也很有特色,完成度也特别的高,所以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

其实他们是经冬奥会开闭幕式导演团队层层选拔,来自学生艺术团舞蹈团、自由舞者协会、健美操队以及国标队的20名各院系、各年级学生组成“人大舞狮团”,参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表演训练。

“人大舞狮团”自成立以来,克服严寒、冰雪、伤病等困难挑战,校内外累计训练269小时,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向世界展现了人大学子和中国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并一直支持他们,希望他们有更加的好的表现。

2023亚运会开幕式流程图

2023亚运会开幕式流程如下:

1、2023年9月23日19时58分,领导入场。

20时,迎宾表演《水润秋辉》开始,此后国旗入场,升国旗、唱国歌。

约在20时08分左右,开始运动员入场式。运动员入场式结束后,依次是杭州第19届亚运会组委会主席、浙江省省长致辞;杭州第19届亚运会组委会主席、中国奥委会主席致辞;亚奥理事会代理主席致辞。

20时54分左右,宣布第19届亚洲运动会正式开幕。之后亚奥理事会会旗入场,田径运动员、教练员孙海平,女排运动员、中国女排“三连冠”主力队员、中国排球协会副主席张蓉芳,射击奥运冠军、中国奥运史上首枚金牌获得者许海峰,中国首枚冬奥会奖牌获得者、先后夺得23项世界冠军的速滑运动员叶乔波。

中国第一位连续两届奥运会获得跳马项目金牌的体操奥运冠军楼云,跳水奥运冠军、国际泳联世锦赛五连冠获得者郭晶晶,中国首位男子击剑奥运冠军、击剑运动员仲满以及游泳奥运冠军、本届亚运会申办大使、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100米蛙泳冠军罗雪娟在这个环节出场。

随后,升亚奥理事会会旗、奏亚奥理事会会歌。中国羽毛球运动员郑思维、乒乓球运动员孙颖莎代表全体运动员宣誓。中国田径裁判杨中民、射击裁判高佳琦代表全体裁判员宣誓。

21时01分许,播放短片《相约杭州》,之后文艺表演开始。

21时28分左右,点燃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主火炬。

21时34分左右,现场播放主题歌《同爱同在》。

开幕式活动亮点

1、整场开幕式的仪式及表演以水为串联、潮为意向,体现国风之潮,展现新时代中国与亚洲、与世界的交融激荡。9月23日正值秋分节气,也是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这个收获的金色季节,“桂花”这一元素将融入开幕式中。丹桂飘香,岁稔年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也成为贯穿整场开幕式的重要创作理念。

2、本届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创造性地采用了“数字点火”的方式,在主火炬点燃环节,超过1亿的“数字火炬手”将汇聚到钱塘江上,形成一个具象的数字火炬手,和线下的六棒火炬手共同点燃主火炬。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碳废再生、零碳甲醇点燃亚运圣火。

3、开幕式采用数字烟花的形式,展现开幕式高光时刻的热烈氛围,观众可以从绝无仅有的视角,看到史无前例的“烟花”盛景。我们也一同来期待,开幕式上别样的绚烂“数字烟花”。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

天宫课堂第二课有哪几个实验

天宫课堂第二课有哪几个实验

天宫课堂第二课有哪几个实验,3月23日15时44分,“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讲了又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天宫课堂第二课有哪几个实验。

天宫课堂第二课有哪几个实验1

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相互配合进行授课,在轨演示了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并讲解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此次太空授课,在中国科技馆设地面主课堂,在西藏拉萨、新疆乌鲁木齐设2个地面分课堂。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

太空“冰雪”实验使用过饱和乙酸钠溶液,顺着袋子管口挤压出一个水球,然后用塑料棒碰触就会形成一个冰球。这个液体球,长得像冰球其实是热球。这其实是一个无水醋酸钠实验,与地面不同的是,在空间站由于微重力的作用,水球不受容器限制,结晶可以往外发展,与地面实验结果相当不同。

液桥演示实验中,水在表面张力作用下将两个塑料板连接起来,在太空可用液体搭一座桥,非常生动直观地展现出液体表面张力的特性。而地面上的液桥实验是引入了电介质极化新机制,现象虽然看起来相似,但其实原理上并不相同。

水油分离实验,将水油混合,一般情况下因为水的密度大于食用油,所以在地面当两种液体混合之后,油会浮在水上面,形成稳定的分层现象。即使摇晃,静置后也会分层。但在太空中自然摇晃后,水油并没有自然分层。但太空中没有重力和浮力,所以摇晃后,油会变成小油滴均匀分散在水中,这个过程就是离心机的工作原理。

太空抛物实验奥运顶流“冰墩墩”高调亮相,它在空间站上被航天员抛出后,并没有像在地面上那样做抛物的曲线运动,而是水平飞出去了,这是空间站微重力环境最直观的体现。

航天员还展示了用双手拧一条沾湿了的毛巾,毛巾里的水形成一层水膜,附着在手上,像手套一样,晃动也不会掉落。并把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手工艺——扎染,带上了空间站。首先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操作,使被扎结部分保持原色,之后再用板蓝根等染料对织物进行染色。最后打开的成色蓝白相间,酷似降落伞。

太空扎染让课堂中的同学们一饱眼福的同时也更加了解传统文化,一起见证了千年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美妙融合。

天宫课堂第二课有哪几个实验2

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讲了又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3名“太空教师”以天地互动的形式演示了实验,并介绍与展示了空间科学设施。这场充满奇思妙想的太空授课,让科学的种子在亿万青少年的心里生根发芽。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3月23日15时44分,“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讲了又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中国空间站第二次太空授课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地面主课堂设在中国科技馆,分课堂分别设在西藏拉萨和新疆乌鲁木齐。授课活动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中国科技馆及载人航天工程相关参研参试单位提供支持。授课内容面向全球观众进行直播。

预 热

复习首次授课内容

开课前几天,太空授课内容已向社会公布,航天员将在绕地球飞行的空间站上进行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并介绍与展示空间科学设施。早早看过了“课表”,地面课堂的同学们翘首以盼。在地面预热环节,同学们复习了首次空间站“天宫课堂”的授课内容,回顾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历程,还温习了关于太空失重的知识。

“太空教师”们来了!3名航天员来到镜头前,身着蓝色工作服站成一排集体亮相。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大家好,我是太空教师王亚平,很开心我们又见面了,今天是我们的‘天宫课堂’第二课……”王亚平的面孔和声音在“天宫课堂”再次出现,将同学们带入上课状态。

“我是指令长翟志刚,继续担任拍摄工作。”

“我是航天员叶光富,很高兴能够再次给大家分享太空中的科学知识。”

有过首次在空间站授课的经验,3名“太空教师”轻车熟路,再次带领大家进入奇妙的太空失重世界。

实 验

“冰雪”实验、水油分离、太空抛物等接续上演

结合2022年北京冬奥会,王亚平首先给大家展示太空“冰雪”实验。只见她拿出一个装有过饱和乙酸钠溶液的透明袋子,袋口连接着一根吸管。她小心翼翼地从袋子里挤出溶液,在吸管口渐渐地形成一个透明液体球,再用沾了点结晶核的毛根轻轻碰触了下球体。

在尝试了几次后,仿佛被施了魔法一样,透明球迅速变成结晶球。王亚平解释说,析出晶体时,还会释放热量,因此这是一个摸起来感觉热热的“热球”。

“这是微重力环境下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使得挤出的液体形成了饱满均匀的液体球。”王亚平揭示了奥秘。为了给同学们更直观地展示表面张力,王亚平紧接着做了另一个实验。她手里拿着两块透明的液桥板,叶光富拿着装有饮用水的袋子向两块液桥板分别挤上一个水球。

与此同时,地面课堂的同学们也在同步做着同样的实验。当两个水球越来越大,并黏合在一起时,她又将其缓慢地拉开,一座奇特的“液桥”搭建而成。

接下来进行太空中的浮力实验,王亚平遇到了“难题”。

只见她拿着一个小瓶子,里面装有两种液体。透明的水和**的食用油。王亚平和地面同学们一起将各自手中的瓶子进行摇晃后,“天宫课堂”和地面课堂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现象。水和油不相溶,在地面时,油比水轻,就会浮在水面上,而在空间站微重力环境下则不然。

同学们手中瓶子里的液体渐渐形成分层,而王亚平手中的水油还是和之前一样,没有产生任何变化。怎么办?王亚平向地面课堂的同学们“求助”。一名同学提议:“使用旋转的方式,借助离心作用将水和油分开。”王亚平采纳了建议。叶光富进行了演示,只见他将绳子系在瓶口,快速旋转,不一会儿,瓶子里的混合液就分离开来了。

“小原理可以发挥大作用。空间站也有这样的离心设备,用来分离和制备一些液体。很多复杂的设备都是简单的科学原理,比如空间站里的陀螺仪。”王亚平又给大家补充了一个知识点。

展示完太空奇妙的液体现象后,王亚平开始最后一项实验——太空抛物实验,目的是描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原理。此时,一个可爱小巧的冰墩墩闪亮登场。王亚平将冰墩墩用手指轻轻一推,冰墩墩没有下坠,而是慢慢飘向一两米外的叶光富。叶光富接住后,又将其推向王亚平。冰墩墩在两人之间来回做着近似匀速直线运动。

“同学们,我所处的空间站实际上围绕地球飞行,那以你们的视角来看,冰墩墩做的还是近似匀速直线运动吗?为什么呢?”王亚平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课后作业。

王亚平为同学们演示完有趣的实验后,接着,和叶光富一起介绍了空间站上的两个新科学实验柜——高微重力实验柜和无容器材料实验柜,展示了本次任务中开展的空间科学实(试)验进展。

建设空间站的目的,就是打造太空实验室,也意味着可以把地球上的实验室搬到太空。

“科学实验是助力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科学实验柜是我们在空间站开展科学实验的一个主要设施,等到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发射入轨之后,我们将会增加更多的实验柜,开展更多领域的`科学实验项目。到那时候,中外科学家都可以依托实验柜来开展研究,中国空间站将成为造福全人类的太空科学平台。”

叶光富说:“同学们,我们也热切地期待你们能提出自己的科学实验设想,说不定下一次在太空中展示的就是你们的实验项目。”

互 动

师生问答充满奇思妙想

最后的提问环节中,网友们和地面课堂的同学们抛出了很多有趣的问题,3名航天员一一作答。

“在空间站里流眼泪是怎么样的?是像果冻一样拉得很长,还是会蹦出来成一颗一颗的?”

王亚平回答:“眼泪无法像在地面时那样自然地流下来,而是在眼眶中打转,或者是在眼角。所以在地面上强忍眼泪故作坚强也许很难,但是在太空中我们就很容易做到。”

“我们在空间站看到的月亮和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有什么不同吗?”

“我们空间站距离地球约400公里,地球距离月球38万公里。在空间站上看月球跟在地面上看月球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因为没有地球上的大气和云的干扰,我们在空间站上看到的月亮更加明亮,更加清晰。”翟志刚回答。

“我有没有机会成为一名能在太空中做实验的科学家呢?”

叶光富鼓励说:“随着空间站的建成,将会有更多的科研人员到空间站来开展科学实验,非常欢迎同学们未来到空间站上来做实验,也可以把自己设计的实验项目提交到空间站来,然后在地面上远程操作。”

1节近1小时的太空授课在天地互动中很快过去,该到“下课”的时候了。

“同学们,未来属于你们!”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希望同学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在追梦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期待同学们继续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探索科学奥秘,未来的空间站将由你们来建设!”

3名航天员分别给同学们送出祝福和期望后,对着镜头和同学们依依惜别,挥手再见。又一场充满奇思妙想的太空授课,再一次撒下科学的种子,在亿万青少年的心里生根发芽。

天宫课堂第二课有哪几个实验3

回放怎么看?

1、移动终端可点击关注人民网视频号预约观看。

2、电视可进入央视综合、新闻、少儿频道观看。

3、电脑可进入央视端观看。

4、没有时间收看直播的朋友们可在央视端等平台收看直播录像。

“天宫课堂”第二课定于3月23日15时40分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将相互配合进行授课。

这次太空授课活动采取天地对话方式进行。航天员将在轨演示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等,介绍与展示空间科学设施,旨在传播普及空间科学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

“天宫课堂”第二课内容简介

“天宫课堂”第一课授课时长约60分钟,预计“天宫课堂”第二课授课时同样约60分钟。具体以具体课程安排为主。

“天宫课堂”第一课北京时间2021年12月9日15:40,“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这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

在约60分钟的授课中,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

德甲新赛季转播收入排行榜揭晓拜仁领跑多特蒙德紧随其后 中国女子重剑团体直播回放_中国女子重剑团体直播回放视频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
没有了 下一页